艾滋病恐惧症简称 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随着焦虑、痛苦、强迫、疑病等心态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态障碍。恐艾症的表现是什么样的,相对的恐艾症的应付办法又是什么?
艾滋病恐惧症者大多有过高度危险的结婚以前或婚外性行为,而性行为的对象常是暗娼及网上认识的一些性关系混乱的女人。病人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很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
一方面,这类危险性行为确实会使艾滋病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其次,因为这种行为是社会道德规范所不容许的,因而在内心深处他们常常遭到道德的谴责和社会的重压。
理智与欲望,道德与本能的斗争常使他们产生矛盾感、羞耻感、负罪感,因而更容易出现艾滋病恐惧症。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看到或获悉一些艾滋病的有关常识,但又对其一知半解,因而夸大艾滋病的传染性,或把艾滋病可能存在的症状作为艾滋病的特异性症状,与我们的感觉一一对号入座,使自己陷入深深的恐惧当中。
从心态学的角度来剖析艾滋病恐惧症病人不止是因为对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传播渠道的片面性认识和错误理解,相当一部分人和本身的性格特点基础与其他心态障碍有密切关系,特别和焦虑障碍关系尤为密切。艾滋病恐惧症病人可以是有过高危行为的人;也可以是没过高危行为的人,恐惧完全源于我们的主观想象和联想。
1、恐艾症的表现
1、精神压抑,沉默寡言,恐惧焦虑,不可以自我解脱
每每说到所患症状则痛不欲生,因而出现失眠、心悸、出冷汗、头昏等症状,有些甚至觉得死亡就在眼前,世界到了尽头。
2、扩散病情
病人公开声称自己患有艾滋病,负罪心态紧急,并动员家属作有关性病检查。
3、固执己见
虽经多家医院检查无艾滋病,仍多方求医,需要治疗。
4、基本症状
强迫症状、疑病症状、恐病症状、痛苦症状。
并非所有些艾滋病恐惧症都可以简单的归到某一类,不少病人是多种表现同时存在,所以需要同意综合的心态治疗。对于艾滋病恐惧症心态治疗是需要的,但不少病人早期一般不会想到同意心态治疗,不少人觉得这不是心态疾病,我们的担忧是完全正常的,特别是那些有过高危行为的人。只有到多次检查之后,仍不可以摆脱我们的担忧和痛苦之后才会想到求助于心态大夫。
2、恐艾症的应付办法
1、相信科学测试
在窗口期将来做了抗体或核酸测试为阴性即可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不要再无谓地担忧和猜疑。
2、不要相信症状
不少朋友怀疑感染了艾滋病都和自己的症状有关,的确有小部分人在感染了艾滋病后会出现急性症状,出现急性症状的条件是感染了很多的艾滋病毒,而这种病例事实上很少,而且艾滋病急性症状几乎没特异性,和平常可能得的病没什么两样。从医学的角度讲,症状并不可以作为断定是不是感染的规范。恐艾者几乎每人都有如此那样的症状,但最后的血检结果是99%以上都没事,这足以说明症状并不可信。
3、尝试转移注意力
将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多关心家人,参加户外运动以减轻忧虑和担忧,你会发现,不少所谓的症状会在不久之后不治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