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酒业前两天发布了2024年年报,归母净收益3.46亿元,同比降低80.46%,创近6年新低。
网友称,喝XX酒,走下头路。
京东也在之前,撤销了品牌部,有知情人称,可能是由于去年双十一请了脱口秀演员杨笠来代言,引发无数男士买家退款。
舍得广告VS京东广告
为何这类企业的市场部、品牌部,都像是失了智一般,明明自己公司用户非常大一部分群体是男士,还要请杨笠代言,搞这类骚操作?
这期间,我接触了一些消费品牌的市场部,惊讶地发现,这类公司市场部,几乎全部是女的。我认真想了想缘由,可能有3、
1、在东大特殊的土地财政影响下,女人会遭到不少优待。市场部用女生的话,更便捷和合作方交际,占合作便捷宜。
2、市场部、品牌部这类部门,不产生经济效益,大多数工作内容,事实上是粉饰公司营业额,给老板提供情绪价值。老板如果个男的话,大多喜欢被一帮年轻女生围着。
3、文科专业女生居多。
整个市场部都是女人的话,她们的爱好,就会替代公司用户的爱好。
假如公司用户是女人居多,问题还不大,但假如公司基本盘是男士,那就是灾难了。譬如说舍得酒、京东、英特尔。
搞市场推广的,还是要多认识下两性学、经济学。
2017年的时候,那会儿个人负债率大概是44%-50%。所以品牌从女人角度说话,问题不大。
当年不少男的都爱当白骑士呢,我记得那个时候有个兄弟找媒体骂大家:他们居然教男的追女孩!很义愤填膺。
可是目前2025年了,我看到有数据显示,个人负债率到70%了,舔狗都舔不动了,白骑士个个都道心破碎了。
就连大家的风评都变成正面了,品牌还走女频宣传的路数,那势必出问题。
不少品牌还在信奉,消费力排名推荐那一套:少女熟女孩子老人猫狗男性。
《黑神话:奥创》销售量都破3000万了,这算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基本上代表着,现有消费能力,又转回到了男性这边。
我常常看街坊采访一些天菜妹妹:一个月生活费多少钱?大部分的答案都是4、5万,而成都的中位数薪资不过5000块。不少人表示疑惑,真有这么多吗?
我非常负责的告诉大伙,还真是这么多!
这几年我一直在问身边稍微好看的妹妹,一个月大概要用多少钱?最少的都告诉我要1、2万,比较多的在10万以上。
所以常常有兄弟抱怨,出来请一些天菜吃吃喝喝好几百没下文了,是否遇见吃喝闪了。
其实吧,这类妹妹还真不缺这点钱,出来脸上的全妆都要值一两百。
那样问题来了,她们的钱都从哪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