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从小没领会过父爱或母爱的关注,不了解“被爱”的滋味,自然就学不会怎么样反馈我们的爱意。即便得到了后天伴侣、朋友、周围人的善意,这类人也根本知道不到,其他人善意的挨近,换来的并非温暖,而是一种强烈的陌生和排斥感。
“缺爱的人,本质上是不拥有爱一个人能力的,同样也不会正常表达自己的诉求。多少都有潜在的自卑心,比较容易致使自我偏低和否定。”
并且,缺爱的人比较容易走进如此进退两难的旋涡之中:
一方面非常渴望爱、又非常想得到爱,其次又不断抛弃爱我们的人,永远领会不到爱的滋味,一次次被命牵制,这类人非常痛苦,但非常难触底反击。
那缺爱的人如何办呢?
缺爱型人格,主要需要突破四点性格缺点:
1.达成有效情绪转化
缺爱型人格,容易捕捉细节,过分臆想别人的情绪,在亲密关系中谨慎、患得患失。
换而言之,这类人一直会误解其他人的善意,所以从刚开始就选择拒绝掉。
所以,不要总感觉自己可能被迫害,也不要一直暗示自己“不配得到被爱”,当其他人给予自己善意时,可以用正向的情绪去消化和吸收,培养自己反馈爱的能力。
譬如其他人替自己取了快递,那样自己可以给他们点一杯奶茶表示谢意;再譬如其他人顺路送自己回家,那样自己也主动联系他们道谢。
这类看上去非常细微的举动,事实上都是教会缺爱型人格怎么样感知爱,怎么样回报我们的爱意,能和周围人打造良性的关系,自然对于负面人格会有所缓解。
2.积极提高个人价值
潜意识中否定自己,一直感觉自己不够完美,怀疑其他人对我们的真心,认定自己不配被爱,这就是不少缺爱型人格,最真实的写照。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自信”这种东西,是和一个人的个人价值密不可分的。
而培养自信最好方法,就是一个人在事业上付出更大的精力去提高社会价值、需要花费财力去培养审美和外在形象、需要巨大的耐心去培养一个兴趣或喜好,需要不断地提升思想层次去拓展社交圈。
当你在某个范围做到小有收获、或是得到周围人的掌声和认同时,自信带来的风韵也就自然自然地产生。
3.尝试接纳别人
犹豫不决、害怕打破近况,攻击性强烈,又极度需要依靠别人,得失心重,得不到的爱,有时会采取极端性去毁掉别人、或自己。
这就是缺爱型人格,对于恋爱的态度。
因此突破性格缺点的核心在于——既要了解怎么样按部就班地打造亲密关系,又不可以把爱情看得过分要紧。
爱其他人的首要条件,肯定是要打造在自爱的核心之上。
因此,爱情最好的姿势——永远是将五分的爱给他们,留给五分的爱给自己。
爱情非常重要,但也是你生活中的一个小组成部分,你的世界里还有理想、生活和自我等着去达成。
平等地爱自己,才会让伴侣更能关注到你的价值,你只有珍惜了自己付出,伴侣才会尊重和认同你的存在。
4.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在面对原生家庭的创伤时,大家无力去改变过去,但却可以改变对过去的怎么看。
缺爱,你就要在后天不断地暗示和纠正“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的”,如此你才能重拾自信;
面对过爸爸妈妈的背叛,你就要在不断地暗示和纠正“自己不要成为爸爸妈妈那样的人”,如此你才能掌握责任和担当;
爸爸妈妈对你过于侵占,你就要不断暗示和纠正“我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个体,要打造边界感了”,如此你才能处置好小家和大伙之间的关系.........
你的原生家庭确实会对你导致负面影响,但影响的程度有多大呢?
其实取决于你的信念体系,是对原生家庭是顺从性的、还是抵抗性的。
顺从性越强,那样负面阴影带来的伤害就越大。相反,抵抗性越强,那样对你导致的伤害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