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个女生,立刻告白,想来这是大部分男性的做法,但告白后两人关系却急转直下,遭遇了“告白死”。
男性追求失败,多数来自于告白。
有时候,并非自己吸引力、魔力和价值不足,而是“在错误的时间,推行错误的行为(告白),触发了女人的防御机制和逃避机制”,从而致使追求失败。
在亲密关系里,男性快热,女性慢热
男女孩而不同,男性来自火星,女性来自金星,是不一样的物种,拥有不一样的情感表达方法。在爱的滋生、演变和消退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
在一段亲密关系里,一般男性快热,女性慢热。当男性喜欢上了,滋生出爱的情愫,进而在追求时告白的时候,而女人才最初预热。
男性急于表达爱意,女人则需要时间来培养感情,这种不同频致使女人在亲密关系的开始阶段,拒绝男性告白的概率非常高。相对于一见钟情,女性更相信日久生情。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把爱情分为亲密、激情、承诺三个成分,在爱情三元理论中,承诺较为稳定,而激情最易产生变化。
基于此,女人需要通过时间来判断男性对自己是激情还是爱情。激情来得快去得快,女人怕追求者是一时的激情,怕最后自己受伤害。
因此,有时候男性追求失败,并不是是自己价值、魔力、吸引力不足致使的,而多数是过早告白致使的。
那样在被告白后,女人的心理活动轨迹是什么样的呢?
被告白后,女人心理活动探究
被异性赏析、喜欢和告白,自然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女人被告白后,虚荣心、存在感、价值会得到满足和体现。但短暂满足后,取而代之的是舒适区被打破、触发防御机制和逃避机制、打猎过程结束等心理活动。
1.被告白后,亲密关系的舒适区被打破
男性的告白,让女性在没心理预期的状况下导致不舒适
感,原本亲密关系的舒适区被打破。从暧而不昧比朋友更近且比较轻松的亲密关系,变成了需要承担更多责任的男女朋友关系。
特别是被当众告白,会给女性带来很大心理重压,让女性需要承担起具备排他性的男女朋友角色。看上去浪漫,实则绑架。
2.被告白后,触发防御机制和逃避机制
被男性告白后,女人会无意识触发防御机制和逃避机制,一是因为害怕自己受伤害而选择拒绝,二是没做好承担排他性的男女朋友角色而选择逃避。
一段亲密关系里,在女性还没有“热起来”时,在她还没看出追求者是出于激情还是出于爱情而告白时,她会选择拒绝来保护自己。这是防御机制的体现,其心理成因是害怕自己受伤害。
在被告白后,逃避做需不需要做他女友的选择,逃避承担具备排他性质的男女朋友角色,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办法来减轻舒适区被打破后带来的不舒适感。逃避机制,其实是一种消极的防卫。
3.被告白后,趣味消退打猎过程结束
安妮宝贝说:“对话原来和下棋一样,是需要对手的,势均力敌才能保持长久的趣味。”。
情感何尝不是这样?追求时,交往中,婚姻里,都需要棋逢对手,才能保持长久的趣味。在感情中,棋不逢对手,非常难保持长久乐趣。
告白,特别是过早告白,等于在感情这盘棋的博弈中认输,过早认输。男性在这盘棋里认输得越早,女性的兴趣消退得越快,反之同样成立。
恋爱也像打猎,女人被告白后,就像是结束了打猎过程。当猎物束手就擒,猎人的趣味自然就消失了。在告白后,男性好似束手就擒的猎物。
亲密关系里,男性也可以是猎人,女性也可以是猎物。随便得到的不会去珍惜,人性这样,女性了解,所以拒绝,特别被过早告白时。
告白的正确姿势,女人期望在何时被告白?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当双方知道增多,感情升温,当女人对你好感渐渐增多时,当她也喜欢你时,这是告白的最好机会。
告白就告白,别捆绑请求。“我喜欢你,做我女友怎么样?”,这种捆绑式请求是追求时告白的禁忌。其一这是捆绑,不是真的告白;其二这是请求,低姿态不说,还给了被拒绝的权利。
告白的正确姿势应该是:
1、我喜欢你。(只表达情感,不捆绑请求。)
2、做我女友。(霸道总裁式命令,不请求。)
有人说,告白是吹响胜利的号角,而不是发起进攻的冲锋号。也对也不对,告白的确不可以作为发起进攻的冲锋号,但也不可以用胜利来形容,感情不是战争。
在一块后,才是告白的最好阶段。两人在一块了,不经意间的“我喜欢你”,“我爱你”,是女人期望听到的告白,那是浪漫,那是爱。可偏偏,很多男性全用在了追求时,在一块后吝啬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