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被误解的复杂人格障碍,基本特点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自相矛盾的是,在这种自大之下,自恋者总是长期体验着一种脆弱的低自尊,只不过因为自恋者的自大一直无处不在,使大家更倾向于将它非人化看待。依据DSM-4的概念,在社区样本中(美国),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0%-6.2%.在被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个体中,50%-75%是男士。
2、自恋型人格障碍案例剖析
1、自恋型人格障碍案例案主基本状况:埃里克斯,一个轰炸机飞行员,在巴格达误炸了一个学校,去世了16个孩子,却感觉不到负罪感。近期互联网媒体一直在报道这宗事故,有的人从网上下载他的照片,当飞镖靶子。因为受不了被舆论报道,开始讨厌自己。于是,Alex走进了Paul的咨询室。
2、症状特点
2.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
2.2、喜欢指使别人,要别人为自己服务。
2.3、过分目空一切,对我们的才能夸大其辞,期望受人特别关注。
2.4、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些,不可以被某些特殊的人物知道。
2.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漂亮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
3、自恋型人格障碍治疗
1、解除自我中心观
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点是自我中心,而生活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这样来看,自恋型人格障碍病人的行为事实上退化到了婴儿期。朱迪斯·维尔斯特在他的《必要的丧失》一书中说到:“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可以适应成人的世界”。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需要知道那些婴儿化的行为。你可把自己觉得讨人厌嫌的人格特点和其他人对你的批评罗列下来,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份。比如:
1.1、是渴望爸爸妈妈关注与赞美,每当爸爸妈妈忽略这一点时,便耍无赖、捣蛋或做些异想天开的动作以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
1.2、童年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爸爸妈妈是仆人。
1.3、总想占有所有,别的小朋友有些,自己也想有。
了解了我们的行为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你便要时常告诫自己:我需要努力工作,以获得成绩来吸引其他人的关注与赞美;我不再是儿童了,很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每一个人都有是我们的好东西,我要争取我应得到的,但不嫉妒其他人应得的。
还可以请一位和你亲近的人作为你的监督者,一旦你出现自我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你准时改正。通过这类努力,自我中心观是会慢慢消除的。
2、掌握爱其他人
对于自恋型的人来讲,光抛弃自我中心观念还不够,还需要掌握去爱其他人,唯有这样才能真的领会到舍弃自我中心观是一种明智之选,由于你要获得爱第一需要付出爱。弗洛姆在他的《爱的艺术》一书中讲解了如此的看法:婴幼儿的爱遵循“我爱由于我被爱”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爱由于我爱”的原则;不成熟的爱觉得“我爱你由于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觉得“我需要你由于我爱你”。维尔斯特觉得,通过爱。大家可以超越生活。自恋型的爱就像是婴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因此,要努力加以改正。
日常最简单的爱的行为便是关心其他人,特别是当其他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当其他人生病后准时送上一份问候,患者会真诚地感激你;当其他人在经济上有困难时,你力所能及地解囊相助,便自然会得到其他人的尊敬。只须你在日常多一份对别人的爱心,你的自恋症便会自然减轻。
自男女朋友格障碍在最新的研究中多使用自体和客体精神剖析去研究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