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开放了二孩政策,不少父母会想着到底需不需要生二胎?生不生二孩,优势和弊端都有,尤其是带孩子的问题。至于到底需不需要生二胎,这4个要素很重要。
1、健康
女性35岁之后,卵子水平明显降低。而男性到了这个年龄,也总是吸烟喝酒应酬多。假如想要二胎,夫妻双方需要训练身体,认真体检,严遵医嘱,排除隐患。这是对自己负责任,更是对孩子负责任。
两年前一个熟人,孕期唐筛高危,大夫建议做羊膜穿刺进一步确认。夫妻两个不以为然:“怀老大时候查都没查,不也好好的?”
后来孩子顺利出生,白白胖胖,两人更是坚信不疑:“目前的医院,就是变着法儿地坑钱”。然而一岁后孩子出现异常,跑遍各大医院,目前已确诊了智商问题。
有个大夫朋友吐槽:“政策一放开,年近五十的大妈也想怀二胎,患有紧急慢性病的也想怀二胎,都疯了吗?”
真的,生小孩不是目的,生一个健康的孩子才是目的。
2、经济
一提养孩子烧钱,就有人跳出来讲:老辈儿穷得吃不上饭,生十个八个不也照样养大了?
每一个人对生活水平的需要有高有低,但多养一个孩子,就多一份实实在在的支出,这是没办法回避的现实。从奶粉尿片、游泳抚触、到辅食早教,玩具绘本、再到婴幼儿园、兴趣班,还有未来的择校成本、家教补习,哪样都是真金白银。
还有一个更残酷的现实——儿童血液病专家说:从中国现在的云数据来看,得白血病的孩子,仍是低收入的贫穷家庭居多。由于他们习惯省吃俭用,吃最实惠的食物,穿最便宜的衣服,装修用最差的建材。
先莫说穷养富养,大家第一不可以牺牲健康。并非说没钱人不可以生二胎,但大家真的要衡量,能否给孩子生活水平的保障。
3、人手
生二胎非常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带孩子的问题是不是有足够的人手?说到底,打败二胎念头的只有两个字:哪个看?
鸡汤都说得头头是道: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不要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不要做只生不养的爸爸妈妈。
每对爸爸妈妈都想亲力亲为去养育我们的孩子,而现实呢?女职员法定产假只有158天,男职员7天,然后呢?他们无需上班赚奶粉钱吗?
经济好些的,请个保姆或育嫂师。但看看网上爆出那些虐待孩子的视频,什么爸爸妈妈不捏一把冷汗,没人敢把襁褓中的亲生骨肉完全托付给陌生人。
最后的解决方法大多是:请爸爸妈妈帮忙。有些老人多病,一个人顾不过来,有些观念不合,很难相处,即便能提供帮助,做儿女的也依旧内疚——他们本该享受轻松自在的晚年。
最后,女性只能牺牲自己,辞掉工作,成为全职母亲。而她们的权益哪个保障?你原以为失去工作,收成一双儿女,可万一哪天情变,打起离婚官司,你或许会因没收入来源而无力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所以,确定“生”之前,先解决“看”。
4、心态
第一是女性的自检:一胎的辛苦,跟老公婆婆的龃龉,当年的产后痛苦,是不是都已消除去阴影?第三养育一个新生命,有的路是势必要走的:身体的疲累、精神的操劳、体力的消耗…..而这条路,母亲注定承担的最多。
男性更应该自省,相比起养育第一个孩子的茫然无措,是不是更有经验,更有担当?这条路重走一次,夫妻两人是不是能更成熟地面对,更理性地处置?
还有不可忽略的对大宝的关注,TA的心态变化,TA的情绪波动,TA对小弟弟/妹妹的接纳,感情上的相融。
是不是能理智地管理情绪,坦然接纳生活的第三改变,并甘愿为之付出,都是一场考验。心态上的筹备,比任何筹备都要紧。
由于大家是哪种心态,直接决定了给孩子哪种教育。
假如由于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让家庭第三陷入歇斯底里的混乱,让婚姻重新走回相互抱怨的阶段,对彼此嫌弃,对孩子不耐烦,这就是的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