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爱情?
多数人都感觉爱情就是相互依靠和相互包容。但,其实爱情是一种本能,是大家没办法控制的表现,那样到底爱情的感觉是什么呢?
1、抱持
大家都知道,初生的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早可以让他们感觉到信赖和安全感的肯定是妈妈温暖的怀抱。
而抱持呢,就是当大家在跟另一个人相处时,他们可以让大家产生的一种安全感和信赖感。
2、依恋
在早期进步阶段的稍后期,婴儿掌握将妈妈从周围别的人当中区别出来,并与这个特定的别人打造可能的依恋关系。
当你对一个人,产生拥抱的欲望,渴望见到他们,挨近他们,并且想要持续这种状况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依恋的表现。
3、激情
从生命的最开始,基本的生物需要就开始寻求满足。
在婴儿期,对于吮吸的需要形成了主要的快乐来源,再长大一点,婴幼儿通过控制排泄来获得更多的快感,再长大一些,儿童开始在爸爸妈妈身上寻求爱和快乐,这是个要紧的转换。
在生命经历中,这种寻求开心的导向逐步的演化成了在跟别人接触时的激情有关模式,比如身体激素的迅速分泌,和性结合等的生理快感的体验。
4、被理解
被理解也就是被看到,TA懂我。婴儿在妈妈眼中最早看到的景象构成了婴儿自体感的核心。
同样的,在成长过程中,当大家通过眼神接触,在四目交投的关系中,感觉到自己被理解,从他们的双眼中看到自己,就会在心里彼此给他们一个地方。
5、共鸣
当一个人走过童年期,并且自体逐步成熟并更多地注意到别人的时候, 儿童最后发现将自己与别人结合在一块的可能性,并可以体验到友情和赏析。
当大家在跟别人接触的过程中,感觉到彼此的情绪可以互相的感染,甚至同步,就会产生一种很难言喻的愉悦之感。
6、提供抱持
每一个人其实自始至终都在学习怎么样照顾别人,提供自体功能来满足别人的需要,通过照料和关注的行为来搭建彼此之间的桥梁。
在给予行为中,大家拥抱着别人,给予容纳给予抚慰,如摇篮一般。大家开始像以前别人抱持大家一样,去抱持别人。
所以,每一段亲密关系,得以产生,得以维系势必是由于关系双方可以彼此满足这类或生理或心理的条件。
但应该注意的是,这类元素虽然是大家产生了爱情,得以跟他们打造亲密关系的必要条件,但却没一段关系可以同时满足这六种元素。
要了解当一个人被需要同时要满足你这六种需要的时候,无疑他会感觉到巨大的重压,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势必出现问题。
譬如你和一个人在一块时,最开始你最享受的是他可以满足你的依恋。但时间久了,两个人腻在一块的时间长了,你可能又会感觉没激情,感觉无聊,没意思,于是你对于激情的需要出现了。
或许你们之间最开始是一见钟情,但相处久了,你却发现彼此间很难共鸣,双方没一同的兴趣喜好。你喜欢的东西他不喜欢,而他喜欢的事情,你又不有兴趣。所以说每一段关系中,大家的需要是有阶段变化的,它不可能只千篇一律的。
长久的爱情要怎么样保持?
这就需要大家在亲密关系中,采取如此的一种相处方法既依靠又独立。
人际关系的两种形式,就是依靠与独立。
依靠就是你有一些心理需要或现实需要没办法自我满足时,需要通过借用于别人的力量来满足个人的需要。
譬如说,你虽然拥有强大的安全感,可以通过亲情,事业,友情等方面,让我们的心理强大安定,但一直感觉我们的思想情绪得不到理解,没一个适合的对象。这时,你就需要从你的伴侣身上去寻求被理解和共鸣感。
而在这种寻求满足的过程中,大家就对别人产生了一种依靠感。依靠别人,是大家满足自己心理需要和现实需要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它弥补了大家自己的软弱、局限和无能,让大家的生活愈加完整和滋养。
而独立的意思,是大家通过自己努力满足我们的心理需要和现实需要。
譬如说你的另一半,可以为你提供抱持、依恋,却是却没办法为你提供被理解和共鸣时。
你就能通过自我鼓励,在其他人都不理解我们的时候,能做自己喜欢的事,陪自己玩。在经济能力跟不上自己欲望的时候,能自己通过努力工作获得财富,满足欲望。
两个人之所以可以长期稳定的进行一段亲密关系,不只得益于那些基本需要原因的满足,更得益于独立与依靠的综合。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你由于他所为你提供需要满足的某种能力时候,选择依靠,而当他在满足你的一些需要的却又没办法同时满足其他的时候,选择独立,这样形成了一个好动态。
换言之,就是你需要要拥有单身力,即:在亲密关系中,不一味倚赖于他们,拥有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同时也可以尊重他们,不苛求他们达到自己理想状况,可以做他一个人的能力。